本报讯 12月27日,中材集团旗下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兰州签署股权受让协议,成为上市公司——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标志着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2009年业内最大一宗收购。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副省长石军,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贾廷权,省政府副秘书长贠建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平;中材集团董事长、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中材集团党委书记于世良,中材股份副总裁隋玉民、王广林;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皓,祁连山控股总经理、祁连山水泥董事长脱利成等出席股权转让仪式。仪式由甘肃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主持。
中材集团党委常委、中材股份总裁周育先,甘肃省国资委主任马艾武、杨皓作为三方代表签署增资扩股及股权转让协议。
谭仲明表示,在西北区域加速扩张,实现对该区域市场的有效整合,是中材集团实现北方最大水泥制造商战略目标的核心步骤。他透露,到2011年,中材集团水泥产能将跻身“亿吨俱乐部”,且西北及周边地区的产能将占到总产能的七成。
西北突破谋定祁连山
西北地区是目前中国水泥需求持续增长最快的区域。此前,中材集团旗下已拥有天山股份、赛马实业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占新疆40%及宁夏60%左右的市场份额,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
注重长期经营战略的中材集团,希望掌控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区域市场,并发挥其最大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战略眼光下,祁连山水泥成为中材集团突破西北水泥市场的关键目标。
1996年6月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祁连山水泥,依照“突出主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和“新建与并购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合理布点,战略布控,形成了永登、红古、天水、平凉、西宁、成县、甘谷和漳县八大生产基地,青藏、陇东南和兰州、河西、平庆五大销售区域。通过由点到面覆盖甘肃省进而辐射青海等周边地区的战略布局,祁连山水泥成为区域水泥市场的龙头企业。
目前,祁连山水泥总产能超过1000万吨,占甘肃省水泥总产能的40%以上,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为920万吨,稳占区域领先地位,竞争优势非常突出。2006年年底,祁连山水泥被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土资源部确立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大型水泥企业”之一。
近年来,祁连山水泥“立足甘肃,放眼青藏”,稳步实施产能扩张,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在青海西宁、海东区域的市场,以及甘肃陇南、天水区域市场的龙头地位,充分享受了区域建材行业发展带来的盈利增长。
两步操盘“登顶”祁连山
目前甘青地区正处于水泥行业的盈利高峰,而祁连山水泥已发展成为甘肃、青海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将祁连山水泥纳入麾下,中材集团可就此拓展西北区域水泥市场,通过整合、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水泥业务,稳固自身在该区域的战略布局。未来中材集团还可借助自身资本优势及子公司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挺进西北周边水泥市场,从而形成对西北地区由西向东的区域水泥市场的控盘,为进一步全面扩张抢点布局、实现北方最大水泥生产商目标打下雄厚基础。
2009年6月,祁连山水泥实施非公开发行,向中材集团旗下中材股份等对象定向增发7900万股,中材股份出资5.0105亿元,以每股9.11元的价格认购祁连山水泥5500万股,占祁连山水泥发行后股本的11.58%,成为祁连山水泥第二大股东。
第一步的成功,使业界人士纷纷猜测,中材集团不会甘于只做二股东,判断的依据就是中材集团的战略布局和“投资三原则”。
市场与资本选择的结果与业界的判断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本次中材股份采取增资扩股并受让股权的方式获得祁连山控股51%股权,采纳以现金1亿元的交易对价向祁连山控股增资的一揽子方案,即由中材股份向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现金增资,增资后持有祁连山控股15.33%股权;同时,甘肃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祁连山控股增资扩股后的35.67%股权以2.33亿元转让给中材股份。
此前祁连山控股为祁连山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12.78%,中材股份为祁连山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1.88%。中材股份成为祁连山控股的绝对控股股东后,上述两部分股份合并计算,中材股份合计持有祁连山股份的股份比例达到24.66%,从而成为祁连山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西北并购演绎中材经典
哪里有市场、有资源、有适合又好又快发展的环境,中材集团就在哪里发展。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央企业,中材集团一贯强调产业的发展导向在市场,根基在地方。5年来,中材集团与新疆、宁夏、甘肃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合作。
天山股份是中材集团进军西部的第一站,也是重要的一个平台。重组后,中材集团从资金、技术、人才、发展战略、运营管理等方面,给予天山股份大力支持。新投资建设水泥生产线总产能679万吨,相当于原公司总产能的60%。天山股份重组后很快扭亏为盈,资产价值迅速提升,总市值比2005年增长超过6倍。
中材集团重组天山股份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新疆自治区的高度认可。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为了使新疆建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新疆自治区政府将其所持有的全部建材产业资产——天山建材集团47.31%的股权,全部无偿划拨给中材集团。接盘后,中材集团支持天山建材集团将其控股的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23日成功上市。截至2009年4月20日,国统股份总市值15.56亿元,相当于上市前净资产值的10.9倍。
中材集团重组天山股份的业绩,引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关注。2007年5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其所有的全部建材产业资产——宁夏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1%的股权,无偿划拨给中材集团。随着此次股权划拨,中材集团成为上市公司宁夏赛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中材集团控股宁夏建材后,由中材股份出资10亿元重组宁夏建材,使其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中材集团在支持宁夏区内水泥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加速了其向区外水泥市场发展的速度,投资建设了7条水泥生产线、粉磨站和4座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这些新建项目竣工后,增加水泥生产能力700万吨,相当于再建了一个宁夏建材。对此,宁夏自治区领导高度评价,党委书记陈建国在《宁夏建材集团改革发展情况汇报》上批示:“宁夏建材集团的实践再次说明,自治区国有大企业与中央企业重组是正确和成功的。”
陆浩也多次讲到,中材集团有丰富而成熟的并购经验,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他对中材集团在甘肃投资项目的稳步推进表示赞赏,希望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双赢。
谭仲明认为,中材集团控股祁连山水泥,有利于后者整合甘肃省内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避免无序竞争,做大做强水泥主业。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材集团入主祁连山水泥,将使得甘、青、藏水泥市场的竞争格局明朗化。祁连山水泥进入中材集团后,可凭借中材集团在资本、技术、体制等方面的优势,沿承“立足甘肃,放眼青藏”战略,加紧加快实施区域外的扩张战略,突破总体需求有限的区域内市场瓶颈约束,在更广的区域内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以自身为平台,整合甘肃省内水泥资源,提高甘肃水泥的集中度和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做大做强。据估计,祁连山水泥2011年总产能可达1500万吨。
来源:中国建材报(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