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装备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媒体聚焦| 2010-02-24

  这是一个只有200人的“小公司”,然而它却在短短几年内做出了令国际知名大公司刮目的成绩。作为我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水泥设备供应商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出口马来西亚的日产200吨水泥成套设备,到2005年总承包建设的阿联酋UCC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2006年总承包的阿联酋ABMC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阿联酋CEMEX日产5000吨水泥粉磨站项目、2007年总承包的阿曼OCC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2009年祖国母亲60华诞之际,越南奠边日产1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竣工,该项目虽然规模不大,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巩固了公司在越南市场的地位,又为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装备公司),走过了企业从青黄不接到痛苦变革,从2000人创造几千万元销售收入到200人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一路走来,可谓危机与机遇并存,困境与希望同在。成绩的面前,“女掌门人”――方芳,应该是最有理由骄傲的,然而她却谦虚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只能说明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只是没让机会错过。当人们向她表示祝贺以及对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跨越式的发展业绩交口称赞时,她却淡淡地说:我只是一个平凡人, 我是沾了女人的光……

  回首2001 年,装备公司当时的生存已经相当困难,计划经济条件下曾经拥有的政府职能优势荡然无存,企业内部人才流失严重,主业不清、结构不合理,内忧外患把公司推向了倒闭的边缘。方芳在这种情况下出任总经理,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靠什么生存,如何发展?是方芳当时必须解决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缜密思考分析,方芳认为,解决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当务之急。

  经过对国内外市场的深入调研,尤其是考察了法国FCB公司――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机械公司后,方芳大胆提出一个全新的运作模式——装备集成服务,并在2004年制定了装备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她深知,装备集成服务重点是抓好技术和市场。抓住了技术和市场,就等于抓住了主线,而制造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原有业务的优势资源,确保为公司提供优质精良的设备。

  随后,在母集团SINOMA 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下,方芳与领导班子迅速确定了装备公司的发展定位和“四二一”的战略发展格局。即:将“打造建材装备集成服务国际知名企业, 将中国建材装备推向国际市场”作为发展方向,以提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材装备集成服务为龙头,通过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转换机制,搭建和完善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开发与管理、国际知名品牌总代理、产品贸易等四个业务平台,重点发展建材装备集成服务与进出口贸易二大主业,全力培育和打造建材装备集成服务的国际型一流企业。

  大手笔――首开海外万吨线总包先例

  但凡第一,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装备公司总承包的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一条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UCC项目更是如此。方芳经常说,装备公司能够赢得UCC项目,是公司上下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积累的结果。

  早在2003年9月,公司领导层便开始了与UCC董事局的接触和沟通,多次邀请UCC组团来中国进行考察和交流,三次赴阿联酋沟通,五次提交初步报价、修改报价、细化设计方案(生产规模由日产6500吨扩大为日产10000 吨)和修改方案,并进行澄清报价、技术交流和艰难地商务谈判。通过长达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在2005年2月签订了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总承包合同。装备公司在FLS公司、伯利鸠斯公司等众多国际知名水泥工程承包公司中脱颖而出,打破了欧美企业长期垄断国际大规模水泥工程建设市场的局面,大大提升了中国水泥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谱写了中国水泥工程建设史上的新篇章。该项目已于2007年4月顺利通过性能考核,2007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2008年5月移交业主,投产后各项技术指标全面优于对外合同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成功运营,使得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三家有能力并成功建成万吨熟料水泥生产线的总承包商,标志着由中国、德国、丹麦这三国的高水平企业逐鹿世界高端水泥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的时代正式来临!该项目还荣获了 “建材行业优秀工程项目管理和优秀工程总承包项目一等奖”。

  装备公司总包的第二条万吨生产线——ABMC项目,合同工期仅为23个月,时间短、任务重、标准高。由于项目施工地点处于阿联酋内陆地区,人文环境保守,自然环境恶劣,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都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巨大困难。公司领导对项目进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总经理方芳、副总经理沈建龙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强调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速度和质量协同推进,将项目建成国际精品工程。项目部全体人员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三、四个小时,积极与业主、分包商和国内进行沟通,做好营区建设、图纸审批、现场施工、人员签证、机具货运、工程量核对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理顺各方关系、促使业主参与推动项目进展,项目负责人经常放弃休息甚至吃饭时间,不断与业主、管理公司和咨询公司进行反复交涉、耐心交流和深入讨论;现场工程师每天踏着40℃以上的没脚浮沙,在现场进行检查、协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苦的工作换来了良好的效果,ABMC项目同样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业主还特意在现场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新年晚会,对现场人员进行慰问。中信保、北京市商务局、财政局的相关领导对ABMC项目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到现场考察情况、了解困难。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很快就能竣工投产。

  大智慧——国际舞台站稳脚跟 创一流公司

  成功迈出前几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站稳脚跟,取得更大的发展。2004年底,在上级单位的关心下,为了解决装备公司发展的法律瓶颈问题,公司完成了由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公司的转变。改制后,公司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是: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大量基本建设对水泥的需求激增;国际油价大幅提升,产油国业主有强烈的投资愿望和投资能力;国际客户寻求性价比适中的水泥装备的意愿强烈,并有部分业主对中国的水泥工程建设业充满信心等诸多有利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出口大型工程项目的政策积极,我国水泥技术和装备水平日趋成熟,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国内设计院有走出国门的强烈愿望等有利的国内环境。同时,装备公司经过三年的内部调整,员工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振兴公司的愿望十分强烈,经过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外项目的锻炼,已经具备了承接国际工程的初步经验和骨干队伍。

  2005年国际几家做水泥成套设备的大公司曾专门开会,研究如何应对中国公司的竞争。印度的水泥设备公司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过中东市场,然而短短2年后即退出了这个市场。同样,装备公司也曾面临过同样的考验,但方芳及公司管理层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深知国际市场的需求空间还很大,还有许多市场有待开发。因此,装备公司始终密切关注着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动向,研究国际工程业的发展方向。

  2006年母集团SINOMA确立了力争在五年内建设成为产业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系、市场品牌和企业文化“五个一流”的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战略。面对集团制定的新目标,方芳和领导班子及时研究制定了装备公司的发展战略:

  以建材装备和工程集成、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总经销和国内外工程及机电设备招标代理服务为三大主业,以技术为龙头,以管理为核心,以优秀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力培育和打造建材装备集成服务国际一流企业。

  大胸怀——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2005年装备公司将企业宗旨由“创造利润,增加价值”修订为“创造价值,回报社会”。对此,方芳对《中国水泥》记者做了如下阐述:“创造价值”的意思是全面提升企业的价值,而不仅是利润,现在企业的价值有一个评判标准,不仅要看企业的利润指标,还要看企业的资产质量;“回报社会”,就是要履行好责任:要对国家负责,依法纳税;要对股东负责,提高投资回报率;要对员工负责,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2008年机电商会进行的大型成套设备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当中,公司被评为“3A级信用企业”;2009年因为工作突出,被相关部门评为“模范用工单位”,公司还捐助了多所希望小学,这些都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企业价值是全面的,不仅是利润,还包括对社会的综合贡献、社会责任的履行等等,所以企业宗旨的调整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提升。

  秉承着以上宗旨,装备公司积极将不利影响转变为有利条件,充分把握有利的发展时机,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使公司摆脱了亏损的困境,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装备公司正以“中国建材装备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跻身世界先进企业行列”为己任,朝着建材装备行业国际知名企业的道路不断前行!

  方芳,女,1957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中央企业“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材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

 

方芳(左)向越南奠边项目业主(右)赠送礼物

 

方芳陪同越南国家副总理张永重参观奠边生产线

  来源:《中国水泥》(2010.2)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