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低碳经济”成为了热点议题,温总理更是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 “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等多项措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宣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必将成为减排政策的主要调控对象之一。行业内谁能更早应对低碳经济、以技术创新实现能耗的降低,推动节能减排,谁就能更快抓住发展的机会,走在行业的前列。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水泥网以“低碳经济下的水泥行业”为主题,于3月22-28日在上海举办了“2010国际水泥周”,在系列会议之“全球并购高峰论坛”上,中材股份副总裁隋玉民就低碳经济下的水泥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并购经验作重要报告。
他认为,我国水泥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业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比重大,二是行业内企业众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市场存在大量的落后产能,使得部分区域市场存在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同时,造成能耗高,污染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使得企业各自为政,行业无法建立正常的协调、自律机制,缺乏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能力,行业整体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证。
隋玉民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推动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不但能够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又能充分利用大集团、大企业在物流、市场、资源、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引进先进工艺,加快淘汰落后。因此来讲,并购重组既是政策推动下的必然选择,更是行业秩序恢复的必经之路。随着38号文的贯彻落实,并购重组将成2010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场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有力手段。从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历史看,几乎每家大公司都是通过不同程度的并购重组而成长起来的,很少有一家大公司是仅仅靠内部的资源扩张壮大起来的。会上,隋玉民以中材集团为例,介绍了他对并购重组的一些看法。
1、以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并购重组
战略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什么产业?在什么区域发展?这都是企业发展战略应该回答的问题。反过来,战略一经确定,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开展,并购重组也不例外。因此,并购重组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不能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能不加辨别的、盲目的并购,并购要实现的是“1+1>2”的效应,而不是只做大而不做强。
2、符合自身的投资原则
在符合企业既定战略的情况下,企业还要有自身的并购重组原则,中材集团并购重组一直秉承三个原则:一是投资一定要投资自己熟悉的主业,项目要经过反复论证。第二,一定要有控股地位,防止把钱投进去,自己没有控制力,投资失控。第三就是对所有投资的项目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管理,要做到所有项目人员到位、制度到位、管理到位,实现可靠管理。上述三个原则是中材集团从历史教训当中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非常的行之有效。
3、谋求共赢
成功的并购不是简单理解上的一方吞并、消灭另一方,而是相关各方实现共赢的过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实现共赢的关键是参与各方能否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而利益共同点的寻找,则需要各方加强沟通、有效让步,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报告的最后,隋玉民表示,中材集团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央企,今后将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创新,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为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真诚的希望与行业内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充分发挥中材集团的技术、资源、管理、人才等优势,携手共赢,开创未来!
来源:中国水泥网(20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