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书写西部水泥壮歌
媒体聚焦| 2010-09-08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目光敏锐、志向高远、步伐坚定,为理想执着奉献,12年来演绎着水泥界的西部传奇。她就是新疆天山水泥股份公司总裁张丽荣。

    临危受命,从政府官员转身企业老总。曾经,她带领天山股份“用企业的老生产线收购新生产线”,开创了国企股改分步上市的先河;如今,天山股份在新疆11个地、州、市拥有水泥生产企业,形成了1500多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占新疆水泥产能近50%的生产能力,迅速成为疆内装备先进、技术占先、知名品牌、规模优势的行业领先者。

    长袖善舞,通过收购重组扩张,做优做强主业,使企业规模快速放大。在整合新疆水泥资源的同时,张丽荣实施了全国水泥战略,天山股份从一个区域的单体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疆经济活跃地区市场点面结合、涉足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纵延产业链、位居中国水泥行业前列的大型企业集团。

受命于危难,积极探索国企改革之路

    天山股份是1998年以募集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主发起人新疆水泥厂,原来是一个拥有40余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与国家其他老的国企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羁绊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办社会,后勤部分庞大,企业不堪重负。此外,老线生产项目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新线高额负债,使得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87%,每年利息支出高达5000余万元。巨额负债使企业亏损,并面临资不抵债的威胁。

    时任新疆建材局局长的张丽荣,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锐意改革,勇于走向市场,并提出“总体上  市,分步实施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设想,联合新疆石油管理局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了“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5000万股,且利用募集资金收购了扩建工程指挥部年产7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水泥生产能力由45万吨迅速攀升到115万吨,上市当年就盈利4000多万元。老厂长因年龄退休离任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张丽荣抛开世人眼里耀眼的局长职位和铺着鲜红地毯的仕途,义无反顾地“低就”了天山股份董事长。因为她知道,只有让天山股份这个自治区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昂首云游,新疆的建材行业才有可能进步。天山股份的发展,证明了张丽荣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思维为新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与发展中壮大

    天山股份的起步正值国家“十五”发展规划的实施阶段,国家加大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实施了在西部大开政策。以张丽荣为首的天山股份领导班子,把握国家行业经济政策,积极探索适合新疆特点的水泥产业发展路子,在创新发展中壮大。

    1999年7月,天山股份向南越过天山,收购了和静水泥公司;2000年,天山股份收购了屯河投资公司1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51%的有效资产,并以屯河水泥为运作平台,将塔城、阿勒泰、富蕴等地区的7家水泥企业纳入旗下;2002年,又完成了对阿克苏多浪水泥厂的资产重组,在库车、喀什、阿图什分别投资新建2000t/d生产线;与鄯善水泥公司资产重组后,在吐鲁番建设大型熟料基地,2002年建成投产一期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2003年在哈密建成投产年产20万吨水泥的粉磨站;在南疆库尔勒和乌鲁木齐,重组设立了两个商品混凝土公司,形成了55万方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能力。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适度扩建等运作方式,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企业产能达到千万吨。公司在全疆高标号特种水泥的比重达到了90%,对全疆重点工程的覆盖率达到90%。对新疆油井水泥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5%,成为中国水泥市场第三大油井水泥供应企业。
2002年底,天山股份将做大做强水泥主业的目光投在了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在无锡设立华东事业部,形成了300万吨水泥、160万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能力。2003年3月,天山股份兵分两路,在矿产资源较好的江苏溧阳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在新型干法比重较低的广东省建设同样规模的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随着广东云浮天山水泥公司的设立、珠海天山公司的设立,天山股份成为国内首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参与全国水泥竞争的西部水泥企业。

深化管理,全面提升运营质量
    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创新。2005年以来,在完成公司资产重组工作同时,张丽荣和班子成员把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强化内部管理,创新思维,重在制度建设和业绩指标管理方面。天山股份由单一企业向集团化发展,由单一区域投资主体转向跨地区、跨地域结构投资主体,从局部地区向整体区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张丽荣始终倡导思维创新。在进入内地,参与全国水泥竞争之时,公司重金聘请了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全面对公司的战略、组织、运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诊断、评估,搭建了新的管理平台,运营环节提出了在采购、物流、制造、销售等环节优化,探求摸索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布局的管理模式---跨地区的事业部制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渗透到公司的各个环节。

    针对天山股份旗下企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客观事实,张丽荣提出了“原则不变,承认差异”的管理思路,实施对事业部的管理,从制度和考核约束上对事业部授予更大权限,增加事业部对本事业部和分子公司的激励与约束权限,有效的激发了事业部的内在活力。在考核体系中,引入区域市场份额增长率对比考核指标,从增强发展能力,提高战略思考能力来评价企业一年完成业绩的优劣。瞄准国内、国际先进企业经济技术指标作为标杆,实施对标找差距、找动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建立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自我学习、无边界管理、6s管理以及正在推进的巡检制,公司思维与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的优势不断在提升。

科技兴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在张丽荣的主导下,公司坚持科技进步的高起点,实施科技兴企业的战略,成为疆内首家获得产品质量认证和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双认证的水泥生产企业,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设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为目标,积极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抢占市场先机,日常储备了60多个水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油井水泥产品通过美国油井水泥API花押字的认证。

    张丽荣与公司管理层突破“落后地区落后技术”的观念,先后在新疆区域投资新建的1000吨、2000吨、2500吨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投资建设国家推荐的日产5000吨窑外分解窑生产线,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始终在国内水泥企业的前列。公司在近几年技改了老生产线全部的水泥磨,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公司熟料总产能的81.8%(新疆仅为48.04%)。公司每年投入资金千万元,用于新品的开发,先后有9个新品种通过鉴定,使公司研发的新产品达到20多个,18项填补区内外空白。2009年5月,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与新疆大学合作研发的“纳米碳酸钙”初出成果;公司主导产品连续51年保持出厂质量100%的合格率,并荣获自治区名牌产品。在新疆区域,公司持续保持水泥高端产品的高市场份额,在新疆重点工程的覆盖率达到90%,针对循环经济和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公司建设了5条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公司每年采用300余万吨废渣废料作原料生产水泥,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新疆的蓝天碧水工程产下了功劳,得到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文化融合:凝聚坚强  创造卓越
    天山股份的发展历程也是企业文化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张丽荣同志深知在企业的发展中,集团式企业内部多种文化的融合和统一的重要性。她亲自担任公司企业文化推进委员会主任,提倡天山大文化的概念,主持提炼、编写、推导《天山股份企业文化实施体系》。经过长期实践,天山股份融合汇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文化精髓,锤炼形成 “凝聚坚强、创造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责任、和谐、创新”的管理理念,并逐步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管理准则。

    对新进入天山股份的企业,派遣“企业文化建设飞行队”宣传贯彻公司创新思维、发展理念、管理体系,进行言传身教,几年来,先后对40余家企业经过创新思维和发展理念的系统培训,均平稳过渡。将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天山股份打造学习、进取、融合的企业文化的法宝。公司先后有397人次参加了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等院校的政治理论和经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还组织60余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积极开展专题技术培训、购买专业书籍,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轮岗交流,使管理者成为复合型管理人才,使员工成为技能更加专业的突出人才。天山股份每年一度的合唱节,已成为公司文体文化的亮点。公司企业文化工作荣获国家“建材企业文化课题二等奖”。

面对未来,她的使命依然是创造
    张丽荣良好的职业道德、务实的工作作风也积极影响着天山股份的员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她积极参与“钻研业务、优化方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劳动竞赛等活动。为了公司的战略发展,为了公司的经营,为了新建项目的早日建成、早日达产达标,她的日程中没有休假,更勿说照顾家庭、辅导孩子学习等等;在管理岗位上的她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不能像其他女同志一样做个贤妻良母,也并不因为自己是个女同志而期望得到他人的照顾……

    10多年来,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张丽荣本人也经过7年的学习获得了新疆经济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研究生、云南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学历。

    未来,呈现给天山股份和张丽荣的仍是充满激情、不懈奋斗的事业:实现资本市场的再融资,结合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天山股份将加快开展重化工、煤焦化等高能耗产业与水泥行业形成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继续建设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对前景好、见效快的水泥项目进行适度的刚性投资;在水泥行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南疆地区完善产能布局;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华东地区的规模能力的进一步放大等等。

    在天山股份发展的历程中,张丽荣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这些都将成为她带领天山股份继续书写新疆水泥产业新世纪的壮歌的宝贵财富和前进的动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