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抓住机遇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
行业动态| 2011-04-14

  内容提要: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泥行业抓住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拉动水泥需求高速增长的机遇,水泥产业结构得到迅速调整。在此期间,中国水泥工业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诸多奇迹:水泥产量快速增长,连年创下历史新高;新型干法窑高速发展;落后产能快速退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产业集约度明显提升;大型企业加快成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中国水泥工业基本完成了技术结构调整的任务。在此期间,我国水泥产业历史性地创造了3项纪录:一是新型干法窑的比重突破了80%;二是达到经济规模即4000t/d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熟料产能突破50%;三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这3项成就凝聚了全行业的智慧和汗水,将成为镌刻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章节。与此同时,这些成就也向全行业发出了嘹亮的集结号,中国向世界水泥强国迈进的步伐更加强劲有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产业最重要的机遇主要有:一是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水泥市场需求持续适度增长。水利跨越式的发展、高速铁路建设、新农村建设、保障房等民生建设,都将会为水泥提供持续性的商机。二是盲目和重复建设必然得到有效遏制,将为水泥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三是最近国家把水泥列入重点支持战略重组的行业,这将有力推进水泥产业战略重组。四是围绕水泥延长产业链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五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利废的政策,充分利用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将成为水泥产业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对“十二五”期间水泥市场的预测。根据前20年统计数据的规律看,倘若“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7%的增长速度,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低于17%,由此来推算,“十二五”水泥还会有5%~6%的增长速度,水泥市场容量预计会扩大到24亿吨左右;若考虑年均3%通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7%,水泥需求基本是零增长,水泥市场容量保持2010年的水平上下波动;若通货膨胀率年均为3%左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到9%,那么水泥市场容量将保持3%~4%的增长幅度,年需求量可能在22亿吨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当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都正在日趋紧张时,水泥作为经济产业中重要的消耗能源产业,将会继续承受来自政策及金融等方面的压力。二是由于近年来以及今明两年还会井喷式的水泥产量激增,已经埋下了水泥产能系统性过剩的深度隐患。三是随着国际环境变数增加及频发的自然灾害,将会加剧全球能源趋向短缺,由此伴随的是能源涨价,这必定会推动水泥成本的刚性提升。另一个推动水泥产品成本增加的因素即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也值得关注。四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水泥价格在相对低位徘徊,将会渐进式的弱化水泥企业的有效赢利能力,同时持续损伤水泥产业的社会形象和国际形象。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产业的五大重要历史使命。一是锲而不舍地推进水泥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矢志不渝地继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在规模结构的调整;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四是推进水泥企业战略重组;五是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的水平,努力使水泥产业成为消纳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的支柱产业,打造低碳水泥产业、环保水泥产业、绿色水泥产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