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中国建材计划年内回归A股
媒体聚焦| 2012-03-29

  3月29日,中国建材(03323.HK)执行董事、副总裁崔星太在2012年国际水泥峰会间隙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专访时透露,中国建材计划年内回归A股发行10亿股,融资150亿元,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兼并项目。

  经过8年的发展跨区域重组了300余家水泥企业,中国建材目前已拥有3亿吨水泥产能,以产量计已经是中国最大水泥制造商。

  中国建材副总裁崔星太表示,中国水泥行业目前产能过剩依旧严重,全国有3583家水泥企业,前10家水泥企业集中度只有28%,“还有3亿吨落后产能及早期建设的小型新型干法水泥急需淘汰。”今年中国还有216条在建生产线,预计到2012年投产后,中国水泥将达到31.33亿吨,崔星太介绍,“假设2013年中国水泥需求增长到24亿吨,富余程度达到30.54%,即使落后产能全部退出,我国水泥产能仍然严重过剩。”因而,国家鼓励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政策需要进一步推进。

  崔星太表示,兼并重组使得水泥大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利润,政府也支持兼并重组。

  对于兼并重组所需求的巨额资金,崔星太称,公司资金方面并无压力,银行信贷支持也较大,今年还计划将在A股发行不超过10亿股,融资150亿元,“目前已经在证监会审核,预计年底会通过”。

  据3月28日中国建材披露年报,2011年公司实现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增长138%。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伴随公司快速扩张过程中,财务成本也增加较快,由2010年的25.8亿元增长到38.6亿元,同比增长49.6%。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一年内要清还的借款大增88%,增加到531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由2010年底的135亿元增加到345亿元,可见公司资金有一定压力。

  崔星太告诉记者,兼并的区域指向淮海、东南和东北地区,将不会参与西北地区竞争。对于海外发展计划,崔星太表示,目前企业主要立足国内,因为前几年兼并企业较多,需要提升内部竞争力,没有像海螺水泥那样在海外开拓生产线的计划,但如果有的话应该是印尼那些地方。

  他认为,当前中国建材兼并中并没有大障碍,“主要疑惑地方是,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号召行业的限产节能健康发展,使得企业效益更好,企业利润上升后,中国建材相应收购企业的成本也上升,但不号召限产,行业又陷入恶性竞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