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增幅高居同业H股上市公司榜首,业绩表现受资本市场盛赞
继3月28日发布2011年业绩公告后,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HK3323,下称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率管理团队于4月2日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向投资者全面汇报2011年度经营情况。
尽管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建材通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项经营指标仍再攀高峰:实现营业收入800.58亿元,同比增长5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0.15亿元,同比大增137.9%;每股收益人民币1.48元,同比增长124.2%;毛利率达到26.6%,同比增长5%。公司以持续的业绩增长和丰厚的回报再次向股东和境外投资者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业绩发布之日至4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已超过14.8%。
自2006年香港上市以来,中国建材经营业绩连年持续攀升。在发布会上,宋志平说,中国建材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首先得益于公司确定了清晰的战略定位,坚持走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和集成创新的成长道路。也得益于公司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存量整合、市场协同和"价本利"经营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在中国建材等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下,我国水泥行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系统正在趋于良性化。
公司2011年的经营呈现五大亮点:一是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盈利增长快于收入增长;二是现金流表现优异,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银行授信充足,现金充裕,确保了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三是股东回报高,分红大幅上升,每股分红0.215元,同比增长100%以上;四是债务保持合理水平;五是主要产品产能进一步扩大,目前水泥产能已达3亿吨,石膏板产能已达12亿平方米。
四大主营业务中,水泥盈利和收入贡献继续上升,2011年水泥销量进一步上升,达1.84亿吨,同比增长20.6%,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59%。最为可喜的是,水泥的吨毛利大幅上升,达100元/吨。其他业务表现也非常优秀,其中石膏板销量升至8.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玻璃纤维销量75万吨,同比增长5%;工程服务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5%。
公司总裁曹江林认为,公司取得这样优异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战略清晰、执行到位,二是市场协同、稳价涨价,三是管理整合、节支降耗。
2011年,公司水泥板块积极应对成本增加、环境约束加大等问题,扎实推进既定的"大水泥"区域化战略,淮海、东南和北方三大区域的联合重组不断完善,核心利润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并成功组建西南水泥,形成了由淮海、东南、北方、西南组成的水泥业务战略架构;深化以"三五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整合,实现节支降耗;倡导并实施"价本利"经营理念,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重构合理的价格体系,以销定产、限产保价,追求合理的产能利用率,维护区域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增强市场话语权推动区域水泥价格理性回归。
轻质建材板块完成石膏板12亿平方米产能布局,抢占石膏板行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制高点营销策略,深化销售渠道建设,市场营销能力进一步增强,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风电叶片业务面对国内风电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销量下滑、价格下降等不利市场环境,积极调整生产和市场策略,加快高端产品研发。
玻纤业务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加快海外建厂,加大新客户和直接客户开发,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和节支降耗,成功应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和银根紧缩等不利因素的挑战,销量、毛利率、净利润稳步增长。
工程服务板块紧盯高端玻璃与水泥工程技术市场及传统建材行业升级改造需要,在高端玻璃、太阳能和光电显示工程市场居主导优势,成功实现由传统的水泥、玻璃行业向新能源行业战略转型,2012年收入显著提升,净利润稳步增长。
中国建材的业绩发布会素以"投资者、分析师热盼的分享投资收益与定见的峰会"著称,在2011年资本市场受欧债危机影响剧烈动荡,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本次发布会更是受到了来自摩根、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行、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及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约130名分析师齐聚发布会现场,在对公司2011年的出色业绩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公司未来发展等问题踊跃提问。中国建材管理层结合当前形势和政策走向,用翔实的数据认真回答每一个提问,详细阐释了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实现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信心。
有分析师问中国建材管理层为什么对2012年的水泥需求持乐观态度,宋志平说:虽然国家将GDP增长目标调低至7.5%,但总体而言2012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稳中求进、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中国房地产的调整最终要以增加供应量来推动房价的降低,加上中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会减速,建材产品将保持刚性需求,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去年水泥销量增加了11.7%,达到20.85亿吨,在此基础上,今年预计供应量将增加5%-6%,即新增1亿吨,且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大企业。此外,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进入关键的一年,中国建材大力倡导的市场健康化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大企业的市场话语权日益显现,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水泥行业的良性发展。
展望2012年,管理层表示,中国建材将按照"稳中求进"的经营发展思路,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升行业价值为己任,坚持"央企市营",着力做好市场协同稳价涨价、联合重组提高份额、管理整合节支降耗、推动回A降低资产负债率等工作,全面实现经营和发展目标,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