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纤导师带徒之“传帮带”传统结硕果
公司要闻| 2014-07-07

  “导师带徒”是企业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培养岗位能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泰山玻纤奉行“企业发展,人才是根本”的理念,采用多元化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晋级等方式不断强化“导师带徒”的运行机制,将老员工、优秀员工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地更加富有实效。截至目前,泰山玻纤已培养出2名山东省首席技师、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6名泰安市首席技师、7名泰安市有突出贡献技师,享受政府津贴的技能人才达23人。

  将多元化培训作为“导师带徒”的首要抓手。2010年,泰山玻纤将运行了10年的“以老带新”、“结对子”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进行了创新、完善和固化,形成了一套健全的“导师带徒”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新员工培训遵循“三步骤”:进厂必须经过公司级、分厂级培训之后才能分配至班组;班组再安排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其签订《师徒帮带协议》,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技能培训,期间师徒知识共享、安全互保、奖罚同责;新员工试用期结束后实行“笔试+实操+综合评价”的多方位立体评价体系,考核合格方可定岗。员工日常培训采用“单点教育”、“岗位练兵”培训法,将培训工作从课堂集中授课转到工作岗位随时随地进行,实施“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说给我听,做给我看”的现场工作指导模式,实现了员工在掌握技能理论、技能实践知识的日日新,苟日新。

  将“技术比武、技能晋级”作为畅通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自2003年至今,泰山玻纤每年都会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员工学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每年的参赛选手均达200余人,涉及拉丝、络纱、电焊、油枪更换、装载机等等通用、特有工种。泰山玻纤制定了各方面的奖励政策,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获得前三名的选手都被推荐参加省市级工会、劳动部门组织的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并且取得年度各类技能大赛第一名技能工人都将获得破格晋升为技师的资格。通过技术比武,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得到普遍提高,钻研业务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2013年,泰山玻纤参加了泰安市职业技能大赛,在公司承办的玻纤拉丝工和玻纤制品工(短切毡)特有项目中,32名员工获得表彰奖励。其中获得泰安市首席技师、泰安市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振兴泰安劳动奖章的武国,在集团团委开展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对话中材青年》分享交流活动中做了典型发言,他是泰山玻纤技能人才队伍中立足本职、勤学苦练的杰出代表。

  名师出高徒,高徒促名师。“导师带徒”机制受益者层层辈出,玻纤保全保养工技师杨超是满庄粗纱分厂一名普通的织机维修工,现已成为山东省省首席技师。每每谈起成长历程,他总会感叹自己取得的成绩得益于10年来的勤学苦练,更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师徒帮带机制的引领。杨超的师傅是2006年度的泰安市首席技师张雷,正是张雷手把手的悉心传授,杨超才掌握了各类材料的焊接技术,各种拉丝机、剑杆织机、多轴向织机的维修技术,成为泰山玻纤织机维修方面最权威的保全保养工之一。杨超现也继承了师傅的意志,在织布机设备维修亲自带徒3名,均取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来,从“杨超门下”走出的玻纤保全保养工中,有1名徒弟在泰安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1名徒弟获得三等奖;有3名徒弟现在已经担任分厂内部培训师,独立开展工作并开始带徒。

  多年来师徒帮带机制的探索和培养,让泰山玻纤技能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收获的季节。2013年底,泰山玻纤在泰安市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职业技能集中鉴定工作。共有1100余人参加了包括通用工种、玻纤特有工种在内的鉴定考试,结果1060人通过鉴定拿到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合格率达到99%。这是对泰山玻纤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泰山玻纤一跃成为同行业技能操作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

                             (摄影:刘宪琪)

 

维修电工技术比武现场

 

拉丝工项目比武

 

技师工作站授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