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伊犁天山水泥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安排部署,实施人才兴企战略规划,创新搭建“三+”教育培训模式,加强各类专业人才库人员培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把职工队伍逐步打造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云上+”施教,让全员能持证、持好证
伊犁天山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和安全生产要求,为员工开通安全管理、建材专业工程师、工艺、电气及机械类技术人员和学历提升网络学校课程,实现用工需求和学历提升。在大力推进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星学校、职工大讲堂为职工搭建学习平台,积极挖掘“内训师”力量,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性修养”“中共党史”等专题展开,旨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有效拓展员工视野、开阔工作格局,为工作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师+”帮带,让工匠更优秀、更全面
为培养更多的水泥工匠,伊犁天山采取师带徒、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现场培训和QC攻关小组工作。通过细化导师带徒措施,严格导师任职条件,实行技术、党性二对一带徒模式进行传、帮、带,全程对青年员工进行跟踪、指导,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好人才队伍。
仲磊是生产车间的青年职工,因刚任磨操一职不久,缺乏大量的实践经验,借着“大师+”帮带的机会,水泥磨磨操蔡华英带着他一起深入生产现场一线,从熟悉现场生产环境、了解磨操岗位职责、水泥磨工艺流程图、尤其是水泥磨工艺设备构造及原理、辊压机操作中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知识讲解和经验传授,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技能要点。仲磊谈到:“师父带我学习了很多,以往不懂的,现在蔡老师都给我讲明白了。”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QC攻关小组,坚持以“解决技术难点、破解关键难题”为根本,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截止日前,前三季度共取得13项专利,成功的激发了职工创新灵感,拓展了职工的创新思路。
“实战+”淬炼,让人人有舞台、有平台
伊犁天山通过安全月、质量月、技术比武等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全面检验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自觉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迎接挑战,以赛促学、以练促干,争当业务能手,争创一流业绩。各部门及车间以岗位练兵为抓手,注重发现、培养、选拔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岗位尖兵,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给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伊犁天山将继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提倡人才建设,以企业核心价值观“创新、绩效、和谐、责任”为准绳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在人才管理和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