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企业管理整合现场交流会上,宋志平强调,中国建材在新的一年
“发展不能慢,思想不能乱”
临近岁末的12月26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联水泥、南方水泥的管理层及各成员企业负责人共100余人齐聚山东枣庄,参加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建材管理整合现场交流会。这是继一个月前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南方水泥管理整合现场交流会后,中国建材为深入推进管理整合而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也是中国建材贯彻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调整、优化、上水平的要求,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勇攀新高峰的又一次盛会。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顾问阎盛慈,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副总裁李谊民、崔星太,中联水泥总经理张金栋,南方水泥总裁姚季鑫,南方水泥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王茂田等。山东建材工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福江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中联水泥副总经理兼山东区域负责人冯耀银首先介绍了枣庄中联公司的成本控制经验和中联水泥山东区域企业的对标管理经验。枣庄中联良好的成本控制和扎实的基础管理,使得其目前两条日产2500吨生产线的各项指标均可以和日产5000吨生产线媲美;企业通过深化、细化对标管理,不但提高了中联水泥山东区域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形成区域内各企业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中联水泥副总经理兼淮海中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彬随后介绍了公司在区域一体化管理整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其在采购、生产、技术、市场、管理等环节的一体化做法,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各企业协调统一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其日产10000吨水泥生产线运行水平为世界上7条万吨级生产线的最好水平。
宋志平在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客观的,国家为了摆脱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而启动了投入巨资拉动内需的积极应对措施,让建材行业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作为大型建材央企,作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建材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继续推进和完善提高联合重组,同时,各企业要进一步苦练内功,深入实施管理整合,继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建材特色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做到调整优化上水平、管理整合出效益。
宋志平特别讲到,此次来山东枣庄参加会议,他先去了山东日照,在两地先后与当地政府领导进行了交谈,耳闻目睹并亲身感受到山东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正在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他深受感染。他非常赞同枣庄市委书记刘玉祥面对当前形势所讲到的一句话:“发展不能慢,思想不能乱。”他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建材,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建材要坚定信心,在思想上不能动摇,发展的步伐不能放慢。这一句话,也成了此次会议被多次提到并被与会者高度认同的观点。
曹江林在会上对两个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予以高度肯定。他说,这两个企业都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将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企业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他要求各企业在新的一年树立新目标,攀登新高峰,继续坚决有序地做好管理整合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核心利润平台建设。
管理整合现场会前,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还召开了工作会议。记者了解到,2008年,中联水泥以“快速发展和利润实现”为目标,加快联合重组步伐,践行“五化+KPI”管理模式,强化集中采购工作力度,克服了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夏季限电及下半年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在生产经营、联合重组、集中采购、项目建设、融资管理、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取得良好业绩。2009年将是中国联合水泥完善和巩固战略区域布局,全面推进管理改进,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一年。
与会者会后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枣庄中联生产现场、正在建设中的日产5000吨生产线和水泥工业生态园项目建设。
可贵的信心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带来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对我国经济受到影响的客观事实,面对我国政府拉动内需积极应对的现实,我国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建材集团高层及下属企业的反应和表现,让人看到的是两个字:信心。
这种信心既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早日共同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也是对通过拉动内需我国经济早日摆脱影响的信心,更是中国建材集团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信心。
仔细想来,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它来自于中国建材多年来快速发展所形成的雄厚实力和优势,来自于其跨越多个建材领域,雄居行业前沿所具有的发言权,来自于其旗下企业多年来良好的发展业绩。作为一家大型建材国企,这种信心更具有一种风向标的意义。
“思想不能乱,发展不能慢”正是这种信心的具体体现。枣庄市委书记刘玉祥讲的这句话,先是被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所赞赏,将来或许会被更多的建材人士所认同。
认同“思想不能乱,发展不能慢”这个判断后,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